孙传芳(孙传芳被谁杀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孙传芳,以及孙传芳被谁杀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孙传芳身高

孙传芳身高182cm左右。

孙传芳(1885年4月17日-1935年11月13日),字馨远,山东省泰安府泰安县人、教育家孙复之后,直系军阀首领,与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恪威上将军”,人送外号“笑面虎”,号称“东南王”,是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

孙传芳幼年孤苦,寄人篱下,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国赴日本留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军阀势力,同年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任五省联军总司令。期间拥兵数十万,积极进行军事改革,重用知识分子,裁减赋税,善待农人,江南五省人民生活安定。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组织兵力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主力军消耗殆尽一蹶不振。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隐居天津佛堂,果断拒绝冈村宁次邀请其做华北伪政府主席的无理要求,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具有一定的民族气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13日,孙传芳被施剑翘刺杀身亡。

孙传芳是怎么死的

孙传芳被施剑翘刺杀身亡。

孙传芳幼年孤苦,寄人篱下,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国赴日本留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军阀势力,同年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任五省联军总司令。

期间拥兵数十万,积极进行军事改革,重用知识分子,裁减赋税,善待农人,江南五省人民生活安定。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组织兵力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主力军消耗殆尽一蹶不振。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隐居天津佛堂,果断拒绝冈村宁次邀请其做华北伪政府主席的无理要求,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具有一定的民族气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13日,孙传芳被施剑翘刺杀身亡。

轶事:

(1)笑虎将军

军阀孙传芳素有“笑虎将军”恶名。此人外表总是笑容可掬,但其本性阴毒。

1925年,孙传芳与奉军作战,俘虏了对方的前敌总指挥施从滨。施已60岁高龄,见了孙传芳还向他行了军礼。孙传芳满用古代的刑罚加以斩首,不仅如此,孙传芳还下令将施从滨枭首于安徽蚌埠车站,暴尸三日,并将施的头颅悬挂在蚌埠火车站示众多日。

正是此举,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孙传芳之死。

(2)皈依佛门

九一八事变后,同样居住天津的原皖系国务总理靳云鹏便劝他皈依佛门,借以超脱凡念。

孙传芳便与靳云鹏共同出资,将坐落在天津东南城角草厂庵的清修禅院,改名为天津佛教居士林,由靳云鹏任林长,孙传芳任副林长。在佛教居士中产生了很大的号召力,信徒们辗转相告,陆续参加活动的达三千多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孙传芳

孙传芳一生的事迹是什么?

孙传芳一生事迹是从无到有,主要事迹有拒绝日本人不合理要求;给江南五省带来安稳;被北伐军击败皈依佛门。

01、穷苦孙传芳升职记。

孙传芳与吴佩孚,张作霖一起被称为“北洋三大军阀”,由于孙传芳总是挂着笑容却在背后下手狠辣又被称为“笑面虎”。孙传芳的出生并不好,家庭十分困难,特别是在其去世后,他的婶母对他一家并不是很好,经常打骂孙传芳,后来孙传芳就投靠其姐夫。

孙传芳知道穷苦的日子不好过,后来孙传芳加入袁世凯部队当学兵,三年后孙传芳就去日本留学,孙传芳在日本求学阶段非常认真刻苦,四年后他毕业回国,被任命为教练官。

在1911年时,孙传芳被任命为运输队的营长,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贵人王占元,王占元非常赏识孙传芳,数次提拔孙传芳,孙传芳在七年的时间已经坐到了师长的位置,后来袁世凯去世,北方军阀分崩离析,孙传芳在这期间一举成为北洋比较大的军阀,占据江南五省。

02、孙传芳有骨气,在民间颇有声望。

孙传芳是北洋三大军阀口碑算是比较好的一位。当时三大军阀在争权夺利,而日本也对华夏这块“肥肉”虎视眈眈。日本在当时的军事实力比较强大,所以他想索取更多,很多军阀都选择妥协。但孙传芳非常硬气,面对日本的无理要求,孙传芳态度非常坚决,数次拒绝。

甚至他在暗中筹备打算废掉当时帝国主义的不平等合约,孙传芳一直以爱国爱民爱友作为自己的主张,在民族大义前他是永远站在民族这边。

孙传芳虽然是大军阀,造成华夏割据,但在他治理下的江南五省百姓过得也是非常安稳。要知道当时是处于乱世,各地百姓苦不堪言,不断的战火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百姓,百姓流离失守。但孙传芳治理的江南五省算是比较好的了,大家过的还算可以,故此孙传芳在民间也是有一些声望的。

03、被北伐军击败,皈依佛门。

1926年。某人在广州召集人马准备北伐,所面对的就是北洋军阀。当时孙传芳面对北伐军所采取的策略是,让北伐军与吴佩孚先打一会,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美滋滋。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吴佩孚败的太快了。

孙传芳急忙应战,一是准备不足,二是真的在实力上打不过北伐军,孙传芳自己也被击败。北伐军是势如破竹,孙传芳是节节败退。孙传芳自知不敌北伐军,就想与吴,段联盟一起对抗北伐军,但三人不欢而散。

事后孙传芳仍不死心又想与张作霖联盟,但最终孙传芳又被北伐军击败,最后求助张学良,但遭到拒绝。孙传芳见局势不妙,选择皈依佛门,但这个时候孙传芳被刺客所杀。

浙奉战争,孙传芳固镇大捷,力克白俄兵,但是却导致他日后被刺杀

(一)

东北王张作霖在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打败了吴佩孚,从而登上了他人生的巅峰。在1924年的那个时刻,张作霖取代吴佩孚成为了全中国最有实力的人物,所有的人都开始相信,张作霖将会横扫天下,完全统治这个国家。

此时,张作霖真的是没有什么对手了。吴佩孚已经衰败,冯玉祥实力不足,段祺瑞是个空架子,国民党和孙中山此时羽毛未丰,连广东都没有彻底控制。普天之下根本就没有人是张作霖的对手,张作霖真的面临着大好的良机了。

张作霖自己也是野心勃勃,想要大干一场了。虽然此时他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把北京让给了冯玉祥,自己把司令部建在了天津。但是全国还有大片的地盘可以去争夺。张作霖想打哪里就能打哪里。

张作霖把眼光放在了江浙沪地区。江浙沪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占据了这里,等于给自己增加了一个超级金库,征服全国必备的经济基础就算是搞定了。

于是,张作霖做出了决定:立即南征,首先拿下江浙沪,把这个钱袋子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里。于是,1924年11月,张作霖手下的大将张宗昌指挥着十万奉军浩浩荡荡地南下,兵锋首先直指南京。

此时,盘踞在江苏和上海一带的军阀是直系大将齐燮元。他刚刚在江浙战争中打败了皖系军阀卢永祥,把卢永祥的地盘占为己有。齐燮元的实力根本就没法与张作霖相比,他显然顶不住张宗昌的大军,张作霖对于胜利充满了信心。

然而,张作霖没有想到,中华大地藏龙卧虎,在浙江的旖旎山水之间竟然隐藏着一条霸王龙,这便是日后威震天下的大军阀孙传芳。正是他给了奉军当头一棒,让张作霖的皇帝梦从此化为泡影。

原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前的1924年9月,盘踞在江苏的直系军阀齐燮元就向着盘踞在浙江与上海的皖系军阀卢永祥发起了进攻,这便是江浙战争。

齐燮元得到了福建督军、另一位直系将领孙传芳的支持。孙传芳出兵浙江,与齐燮元一起夹攻卢永祥,卢永祥抵挡不住,狼狈而逃。随后,齐燮元与孙传芳哥俩就把卢永祥的地盘一分为二,齐燮元占了上海,孙传芳占了浙江。大家心平气和,开开心心地做邻居。

现在,张宗昌指挥着奉军杀过来了。而且,张作霖还玩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让此时担任民国临时执政的段祺瑞下了一道命令,撤销齐燮元所有职务,恢复卢永祥江苏督军的职务。这样,张宗昌的进军就变得名正言顺了。

齐燮元见张宗昌杀来,赶紧与孙传芳联系,希望他看在同属直系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大家共同御敌。

可是,齐燮元的小算盘早就被张作霖预料到了。他依旧借用段祺瑞的名义,又下达命令,正式委任孙传芳为浙江督军,孙传芳的好友周荫人为福建督军。这样做,可以起到分化齐孙联盟的效果。

孙传芳果然没有去联手齐燮元,他老老实实地守在浙江老虎不出洞,坐视齐燮元单枪匹马去和张宗昌死磕。

孙传芳这样做绝不是因为他鼠目寸光,不晓得成破厉害。相反,他考虑得很深远,有着另一番打算。

(二)

孙传芳是山东泰安人,生于1885年,此时年仅四十岁。

他青年时代从军,后来曾经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毕业后就在北洋军中效力,一步步地熬到了师长的位置上。

1924年9月,原本在福建驻扎的孙传芳按照吴佩孚的指令,与齐燮元一起进攻卢永祥的部队,随后他就成功地获得了浙江的地盘。

但是,为什么孙传芳不去与齐燮元联手来对抗张宗昌呢?这是因为他有自己的考虑。

孙传芳的兵力并不多,加上他的好友周荫人的部队也只有两个师多一点。这是因为福建比较穷,养不起太多的军队。现在他虽然占据了浙江,但是才三五个月的时间,屁股还没坐稳,还没有能够利用浙江的财富来扩大自己的力量。

眼下要是去和张宗昌的大军死磕,那是必败无疑的,加上齐燮元也不行。

不过,现在张作霖主动地伸过橄榄枝,要他保持中立。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可以争取到一段休 养生 息的时间了。所以,孙传芳决定,抛弃掉齐燮元,暂时利用这个机会来扩充自己的实力,等到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再去挑战东北军。

于是,孙传芳按兵不动,坐视齐燮元的覆亡。果然,在张宗昌的进攻下,齐燮元很快就被打得大败,最终狼狈不堪地宣告下野。奉系军队成功地控制了江苏和上海。

这时,孙传芳实际上处于很危险的境地。尽管张作霖已经许诺不去打浙江了,但是他假如翻脸不认账,让张宗昌就势南下,那孙传芳也是无可奈何的。

因此,孙传芳主动出面,经过前江防司令吴光新牵线搭桥,他去上海当面拜访了张宗昌。经过一番推杯换盏外加三温暖与抽大烟,两位山东老乡“义结金兰”,就此成为了把兄弟,保证互不侵犯。

与此同时,孙传芳还派人到北京活动,走段祺瑞的门路,让段老帮自己向着张作霖说话,表示自己愿意从此投靠张大帅,做奉系的一员。

张作霖一向精明过人,按说他是不会被孙传芳这么一点小伎俩给蒙蔽住的。只不过,现在张作霖与冯玉祥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他把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冯玉祥身上。而孙传芳在张大帅看来,不过就是地方小军阀一个,留着慢慢收拾来得及,于是,张作霖就把孙传芳给放过去了。

就这样,孙传芳终于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他将用这段时间来发展壮大自己,然后再向着张作霖这个庞然大物发起挑战。

(三)

孙传芳首先利用浙江的财富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军队,陆陆续续组建了五个师的兵力。

光是兵力壮大了还不够,孙传芳还四处奔走,给自己寻找盟友。

他首先派人秘密地与冯玉祥接洽。冯玉祥与张作霖的关系已经处于破裂的边缘,他也需要有人帮衬,所以冯玉祥很爽快地答应了与孙传芳结盟,两人也同样结成了把兄弟。

孙传芳又找到了自己的老上级吴佩孚。吴佩孚虽然被打败了,但是他借助湖北的地盘又重新崛起。于是,孙传芳赶紧和吴佩孚联系结盟,吴佩孚自然是与这位昔日的部下一拍即合。

除了这两位大佬之外,孙传芳还找到了江苏、安徽的一些地方小军阀,如江苏的陈调元,安徽的王普等人,煽动他们一同反奉。陈调元等人都对奉军霸占了自己的地盘愤愤不已,所以也都响应了孙传芳的号召,与他站在了一起。

不知不觉一年的时间过去,到了1925年10月,孙传芳觉得自己的机会已经来到了。

此时,奉系在江南一带的主事人已经变成了杨宇霆,张宗昌到山东老家去当督军了。杨宇霆虽然是秀才出身,又喝过洋墨水,但是他却控制不了奉军的军纪。

奉系军队是由一帮土匪流氓带出来的,所以这草莽习气就始终都改不了。他们到了富庶繁荣的苏南上海一带后,就没断了各种胡作非为的扰民恶行。奉军上海警备司令邢士廉一到上海就公然派兵抢走了一名女演员给自己当姨太太,让上海的妇女人人自危。司令官如此,部下自然也好不了,奉军官兵在江苏上海明抢暗夺、无恶不作,让江沪百姓怨声载道,恨之入骨。奉军丧失了群众基础,这对于孙传芳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形势。

而在1925年最轰动的事件就是上海的“五卅运动”更是帮了孙传芳的大忙。在这次事件中,奉系当局不仅不站在国人一边争取权益,反而帮着洋人封闭上海总工会和工商联合会,镇压反帝爱国运动。这种做法让奉系以及张作霖的形象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一落千丈,人人唾骂,大家都盼着奉系赶紧垮台。

在这样的形势下,孙传芳便决定乘势起兵反奉。

10月10日,孙传芳召集了闽、浙、苏、皖、赣五省的代表到杭州开会,会上,大家共同决定,起兵反奉。

11日,孙传芳发表通电,声称自己支持上海市民的反帝要求,谴责奉系当局的所作所为,以此来争取广大民众对自己的支持。随后,孙传芳就以五省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宣布起兵,向着奉军发起了进攻。

孙传芳精锐尽出,投入了共计五个师的兵力向着奉军发起了进攻。此时,张作霖正准备着与冯玉祥开战,所以江苏的奉军竟然只有1600人。镇守南京的杨宇霆还想收缩兵力,固守待援。然而,他没有想到,原本已经归附投靠的江苏帮办陈调元突然起兵造反。杨宇霆一下子就没戏可唱了,只好赶紧逃走。

孙传芳没费什么力气,很快就把包括南京、苏州、上海等地统统收入了囊中,大获全胜。随后,他乘势进军,十分顺利地占据了皖北和苏北等地。

(四)

得知孙传芳起兵的消息,张作霖气得暴跳如雷。他立即给山东督军张宗昌下命令,要他率军南下,打垮孙传芳,而他自己,依旧全力准备与冯玉祥的战争。

张宗昌接到张作霖的命令之后,立即拍胸脯打保票,表示自己一定可以迅速将这位盟弟打垮,夺回江南半壁,以此来报效张大帅的提携之恩。

为什么张宗昌敢于做出这样的保证呢?这是因为张宗昌的手里有一支杀手锏。

这支杀手锏便是张宗昌的白俄军。

原来,苏俄三年内战结束后,许多被打败的白俄军队走投无路,逃到了中国境内,连同他们的老婆孩子加在一起,大约有二十万人之多。

在这些俄国人中,少数有钱的还可以跑到上海或是哈尔滨去做寓公,而多数穷人可就惨了。他们没有谋生的手段,很快就陷入了饥寒交迫的境地。

这时,有一些中国军阀就来招募这些俄国人去当兵为他们效命。白俄兵没有办法,只能从命,这样中国的大地上就多出了好几支俄国军队。

张宗昌当年落魄的时候,曾经到海参崴去打工,与一位俄国军官米库洛夫相识。后来,张宗昌在张作霖手下做了军官,他在中俄边境竟然又遇到了米库洛夫这位老朋友。

米库洛夫此时已经走投无路,他见到了张宗昌,赶紧跑来投奔。张宗昌灵机一动,就想出把白俄兵招募到麾下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想法对米库洛夫一说,米库洛夫也大表赞赏。于是,他出面替张宗昌招兵买马,最终建立起了一支五千人的白俄部队,被张宗昌编为奉军第六十五师。

白俄兵的军事素质比中国兵要高出不少。他们作战技能高,同时打起仗又不顾死活,敢打敢冲。张宗昌靠着白俄兵竟然连连打胜仗。因此,他就把这支洋军队当成了自己的靠山,在作战时总是让白俄兵打头阵。上一次,他打败齐燮元,就是靠着白俄兵的冲杀才获胜的。

这一次,张宗昌又把白俄兵派了出去。他命令手下的第二军军长施从滨为前敌指挥,杀气腾腾地沿着津浦铁路,直奔着安徽蚌埠扑去。

白俄兵之所以战绩突出,除了他们军事素质较高之外,还有一样大杀器,那便是装甲列车。俄国人最善于使用装甲列车,对这玩艺儿甚至有点偏爱。白俄兵跟随了张宗昌之后,就极力建议他建造装甲列车。张宗昌同意了,于是俄国人就把普通的民用列车改造成装甲列车,一共造了四列这样的火车。作战时,他们就乘着装甲列车,一路横冲直撞,倒也是无坚不摧。

可是,俄国人和张宗昌都没有想到,孙传芳是一个非常善战的人。他的军事水平在北洋将领中堪与吴佩孚相比,绝对是一位名将。张宗昌和白俄兵倒霉的时刻就要到了。

(五)

10月底,施从滨指挥着奉军与白俄军一路南下,在装甲列车的加持下,接连攻克了宿县和固镇,杀到了蚌埠附近。

孙传芳对此早有布置。他亲临蚌埠指挥作战,命令手下谢鸿勋和卢香亭两个师主动出击,沿着津浦铁路的两侧向着奉军发起攻击。

11月2日,直军卢香亭师的马葆珩团与白俄军正式交火。

白俄军首先向着马葆珩团发起进攻。马葆珩也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他后来投奔了国民党,成为了高级将领。此时,他把所有的火炮和机枪都集中了起来迎战白俄军,白俄军在猛烈火力的打击下很快就显出了原形,开始溃败。马葆珩毫不犹豫地率军发起反攻。白俄军大败,有八百余人当场阵亡,另有三百人被俘虏。

施从滨见他倚为长城的白俄兵被打败了,吓得魂不附体,赶紧下令撤退。他自己乘坐着铁甲列车掉头就跑。奉军的官兵见状,也都纷纷逃命。

很快,施从滨的火车就逃到了固镇铁路桥上。固镇铁路桥是津浦铁路著名的交通枢纽,二十多年后,黄百韬兵团就是因为在这里耽误了时间从而导致全军覆没的。1925年这个时候,施从滨来到大桥上,他发现自己也走不了了。原来,大批的溃军已经挤满了桥面,火车没法前进了。

施从滨没有二十多年后黄百韬那样的好脾气,眼望着桥上人头攒动的奉军士兵,他把牙一咬,把心一横,当即下令:开足马力,从桥上冲过去!

铁甲列车如同一头怪兽冲向了桥上的奉军官兵,顷刻间血肉横飞、惨叫连连,无数的奉军士兵在桥上被火车轧死,施从滨就这样强行冲过了固镇大桥。

然而,施从滨却没有能够逃出生天。原来,谢鸿勋师的一个团已经绕到固镇以北来堵截他。这个团的团长名叫上官云相,没错,他就是后来发动“皖南事变”那个上官云相。上官云相按照上级的命令,绕到固镇以北,拆毁了铁轨。施从滨的火车开着开着,忽然发现铁轨没了,结果火车一头冲了出去,稀里哗啦地就翻倒在了路基之下。

上官云相领军杀出,结果把施从滨俘虏。

施从滨被俘虏后,孙传芳知道了他为了逃命竟然不惜轧死本方官兵的事情,不由得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将施从滨斩首示众,为屈死的奉军弟兄报仇。

于是,施从滨在蚌埠被杀,被杀后还暴尸三日。

孙传芳杀死施从滨结果给自己埋下了隐患。整整十年后,1935年,已经下野的孙传芳被施从滨之女施剑翘刺杀身亡。

施从滨另外还有个侄子叫施中诚,此时也在张宗昌手下当普通军官。后来,施中诚也投靠了国民党,当上了著名的七十四军的军长,在抗战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勋。

孙传芳在打败了张宗昌之后,迅速北上,一路所向披靡,11月8日他占领了徐州。这样,他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就一举将江苏、安徽两省纳入到了自己的囊中。此时,他已经拥有了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以及上海五省一市的地盘,陡然间变成了北洋巨头,具备了争夺天下的实力。

张作霖知道了孙传芳的胜利,虽然火冒三丈,但是也无可奈何了,因为此时郭松龄已经发动了兵变,张作霖后院起火,他再也顾不上孙传芳,只能是去对付郭松龄了。这样一来,孙传芳就在五省一市站稳了脚跟,神气活现地当上五省联军总司令,开始了他短暂却又辉煌的巅峰时刻。

孙传芳是好人还是坏人

孙传芳是坏人。

在军阀割据的情况下,孙传芳硬是凭借欺骗性的外表,再加上出其不意的勇猛作战。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从鄂援闽,由闽入浙,后来干脆建立了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己担任总司令。这在当时实在是一个壮举。

除了善战之外,孙传芳的笑面之下,还隐藏着一颗狠戾的心。1925年与张宗昌作战后,孙传芳俘虏了奉军前线指挥施从滨。施从滨已是六旬的老将,在见了孙传芳后,他还专门敬了一个军礼。但孙传芳却不顾众将的劝阻,坚持将施从滨斩首了。并且施从滨死后,孙传芳还将他的头颅割下来。

人物简介:

孙传芳,字馨远,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下乔庄村,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后人,直系军阀首领。1904年,孙传芳出国赴日本留学。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9年,回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25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军阀势力。

简述孙传芳的戎马生涯,一代悍将是"怎样炼成的"?

孙传芳直系军阀的巨头之一,曾经控制东南五省拥兵数十万,与吴佩孚、张作霖并称“北洋三大军阀”。民国的军阀中孙传芳出身贫苦,父亲早亡,灾年时在家乡泰安过不下去了,由母亲带着一路逃荒当乞丐到了历城谋生。

义和团运动,母亲又带着他和三姐跑到济南,就是在济南孙传芳一家迎来了命运转折,他的三姐经人撮合给山东巡抚袁世凯部下王英楷做小妾。王英楷的正妻患有疯癫症,就是精神病患者,孙传芳姐姐这个二房还是有一定地位的,王英楷对孙家人一直不错,他可以说是孙传芳的第一位伯乐。

王英楷挺有意思的,曾考中秀才,无法再进学就投身军旅,甲午战争中作战英勇,军功显赫,被分配到天津武备学堂学习。毕业后来到小站,加入正在编练新式陆军的袁世凯麾下,是北洋军早期的骨干。我们军队现在的口令:立正、稍息就是他发明,王英楷奉公守法,体恤下属,与士兵同甘共苦,作为法务总办严惩军队里的贪污腐败。

王英楷与段祺瑞分别担任总统管,在河南彰德举行了中国第一次近代意义的军事演习,王英楷是总指挥。王英楷在北洋军早期地位不在北洋的“龙虎狗”之下,只是袁世凯被贬官时期,王英楷投入清廷勋贵,在军队里唯一可与袁世凯一较长短的铁良门下,袁世凯重新得势后,王英楷就被边缘化了。

王英楷的权势要为小舅子孙传芳谋个好出身,还是没问题的,先是让孙传芳加入了冯国璋任总办的练官营当学兵。毕业后由冯国璋批准免试进入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学习,孙传芳天资聪明,又肯刻苦学习,武备学堂毕业作为北京练兵处考选学生与周荫人、卢香亭等人公派日本士官学校学习。

日本留学归来,孙传芳被派往北洋第二镇遍(师)第三协(旅)第五标(团)任教练官。在这里孙传芳迎来了第二位伯乐,第三协协统王占元,由此也决定了孙传芳的派系,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与孙传芳虽然都是直系军阀,但是孙传芳属于老直系,他的上司王占元是老直系冯国璋手下的长江三督之一,和曹吴属于合作关系。

王占元的赏识,让孙传芳平步青云,成了王占元的左膀右臂,与朝秦暮楚的姐夫王英楷不同,孙传芳对王占元也算是以国士之礼回报。辛亥革命爆发王占元先是提拔孙传芳任第二镇的营长,跟着冯国璋进攻武昌革命军,正是王占元和李纯(长江三督之一)合力占领汉阳。

宋教仁被刺案后,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孙传芳又跟着冯国璋、王占元镇压革命军。王占元随后带兵进剿河南巨匪白朗,追着白朗进入湖北,袁世凯令王占元代理湖北军务,孙传芳的悍将之名就来自于湖北替王占元四处征战。

王占元在北洋军阀中以贪婪、粗鄙闻名,说他是个军阀,不如说是个商人更合适些,民国通电下野的军阀里最有钱的就是王占元了,资产数千万银元,还是天津城最大的包租公,天津就有房产3000套,每天以收租金为乐。王占元的军事才能非常有限,到湖北后先是支持袁世凯当皇帝,把代理拿掉了。

经常克扣军饷,没发军饷了就纵容部下抢掠,滥发地方公债强行摊派,垄断各种经营为自己敛财,在大量的企业里拥有股份,就是没有其他军阀扩张地盘的想法。

王占元是靠钻营当上的湖北督军,打仗的事大多委托给何佩瑢、孙传芳,孙传芳被任命为第二师(原来的第二镇)师长。王占元在湖北的位置很尴尬,老领导冯国璋病逝,让他们认曹锟为直系新首领,联合张作霖在直皖战争战胜段祺瑞。北方的地盘大多落入曹锟、吴佩孚手里,王占元只是合作者,又处在与南方军阀交锋的前沿。王占元在湖北倒施逆行,早就引起各方不满,军队里兵变连连,湖北各地驱王出鄂的运动不断。湖南军阀赵恒惕趁机带兵进攻湖北,王占元一面向曹锟求援,一面派孙传芳率第二师抵抗。

孙传芳的成名之战就在这湘鄂战争,原本以为能轻松解决王占元的赵恒惕在鄂南遇到孙传芳的第二师,以劣势兵力抵抗湘军十昼夜的连续猛攻,成就了孙传芳的悍将之名。也等来了直系勒云鹏的援鄂军,但是曹锟与吴佩孚是名为援鄂,实为驱王,勒云鹏大军到湖北就逼王占元下野。

吴佩孚与勒云鹏夹击湘军,赵恒惕被迫议和,替吴佩孚做嫁衣,萧耀南成了湖北省长。这时的孙传芳就很尴尬了,既不是吴佩孚的嫡系人马,又有悍将之名,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孙传芳的第二师和原来王占元的军队成了别人的眼中钉。

曹锟把孙传芳叫到北京,让他发兵援闽,由萧耀南给开拔军费,汉阳兵工厂拨发武器弹药,驻扎江西的十二师,师长老同学周荫人一同前往。直皖战争后皖系军阀只保留了浙江、福建两个省的地盘,浙江的卢永祥还控制着极其重要的上海。援闽实际就是让孙传芳和福建的日本士官学校的老同学王永泉自相残杀,新直系坐收渔翁之利的办法。

孙传芳明知被别人当枪使,但也没有办法,而王永泉周边强敌环饲,南面是孙中山、陈炯明的军事力量,他们还支持国民党人在闽南发动叛乱;北边的盟友卢永祥处于自身难保的境界,能提供的支援有限;西边孙传芳大兵压境。孙传芳、王永泉两人的日子都不好过,两人秘密会面,孙传芳和平进入福建,任福建军务督理,王永泉任帮办,周荫人任闽北护军使结束。这让孙传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地盘,成为一方军阀。

孙传芳主政福建后,与王永泉相处并不融洽,福建的军政实权大多还掌握在王永泉手里,于是和周荫人一起赶走了王永泉,并消灭了反叛势力。这时对入闽作战出力甚多的周荫人不愿再屈居孙传芳下面,甚至派人暗杀孙传芳。不过孙传芳并没有发动反击,而是带兵离开福建,与江苏的齐燮元夹击浙江卢永祥。

卢永祥大军正在和齐燮元作战,对付孙传芳兵力不足,加上陈仪等浙江人对他也不是很满意,早就有驱卢的想法,很快下野。孙传芳得到了浙江,任闽浙巡阅使,齐燮元得到上海。东北的张作霖忍不住了,以支援卢永祥的名义进攻北京,直奉战争开打。吴佩孚对奉系军阀战斗有很大优势,但是冯玉祥的倒戈,曹锟被囚禁,吴佩孚下野逃亡西南。

孙传芳各方游走,首先取得了奉系军阀的和解,派人去见张作霖,并与奉系张宗昌会晤,两人还一起拜把子。又派人奔走于段祺瑞门下,与段祺瑞和解,还秘密联系冯玉祥,想和冯玉祥结拜,并与冯玉祥部下岳维峻达成日后夹击奉军的秘密协议。这边通过国民党要人章太炎、张继与广州国民党和解,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

特别拜访了逃亡西南的吴佩孚,给了五万大洋支持吴佩孚东山再起,与其他军阀支持吴佩孚担任十四省讨贼联军司令,后来吴佩孚讨贼讨奉系军阀的变成讨冯玉祥,与孙传芳初衷相向而驰。联络一切可以利用的倒奉势力,孙传芳一面整饬军队,一面派人与奉系军阀代表在上海推杯换盏,拉拢感情,麻痹对手。骤然间发动倒奉战争,奉系军阀毫无防备,一路丢盔弃甲,大量军备落入孙传芳手里。

很快控制了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张宗昌逃往山东时,派施从滨抵抗孙传芳军队,很快被击溃,施从滨被俘。此时的孙传芳有些志得意满,违反当时的潜规则,内战不杀被俘将领的规定,枪毙了施从滨,导致十几年后施从滨的女儿施剑翘暗杀自己的命运。

经此一战孙传芳达到人生顶峰,建立了五省联军体系,控制苏、浙、皖、赣、闽五省,拥兵几十万。孙传芳主政东南五省对百姓非常不错,轻徭薄役,减免赋税,约束军队,在当时的军阀中非常少见。而且重视文化建设,笼络地方乡绅,聘请地方名人担任顾问。

北伐军攻破上海,孙传芳退守江苏时,还有浙江的乡绅代表来见孙传芳,表示蒋介石为筹措军费,在上海、浙江等地增加赋税,浙江百姓希望孙传芳打回去。孙传芳被这些话冲昏头脑,带着军队反击长江南岸,结果把最后的老本都打没了。也只有下野当个居士,吃斋念佛了。孙传芳还是很有民族气节的,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严词拒绝不做汉奸。

孙传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孙传芳被谁杀了、孙传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谷歌留痕纸上谈兵|不止争议哨!火箭跟勇士都在拆解对手 |  近距离看大白鲨的攻击:血盆大口令人恐惧 |  幼儿园保育员拽孩子头撞滑梯 教育局:辞退 |  热展推荐 艺术的五一小长假! |  中国这款战舰形似071 作用堪比航母西方呼吁别出口 |  蔡英文上街抗议600万台湾民众 玩哪出? |  鳄鱼掉落高速后睡着 男子执意带回家 |  自卑微中崛起逆天改命 |  古代大赦天下能所有犯人都赦免吗 |  台儿庄会战时的一场伏击战 |